查看原文
其他

这里是恩施|今天开始,五朵金花霸气开唱,你最喜欢哪个?

2017-02-05 恩施发布

-◇-点击蓝字 ↑【恩施发布】关注我-◇-


假期结束了,为什么还觉得意犹未尽呢?因为在老传统的讲究里,年还没过完呢。要说讲究,过年还得看戏呀。在恩施,戏曲有“五朵金花”,你都见过吗?


趁着年还没过完,咱们都来看一看——

恩施戏曲五朵金花

灯 戏


2007年,“恩施灯戏”被省政府公布为第一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;

2008年,“恩施灯戏”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。

↓↓↓

恩施灯戏

俗称"唱灯(儿)",是深受咱们恩施人民喜爱的民间传统剧种之一。恩施灯戏是在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。于清朝乾隆、嘉庆年间由四川传入恩施。其中,又以流行在恩施白杨坪乡羊角坝一带的"羊角灯戏"最具代表性。


灯戏文艺演出




恩施灯戏唱腔分为正腔和小调,均以恩施流行的花锣鼓和胡琴伴奏,用恩施方言演唱。


特点有:

服装道具简单,1件官衣、1顶纱帽、3副口条、1把剑;

人物少,生、旦、丑三行,演出时常为一男一女,最多不超过4人;

器乐少,文场只需用胡琴伴奏,武场则增加鼓、锣;

不择演出场所,院坝、戏台皆可。


灯戏之乡——白杨坪


灯戏就是文化生活不丰富时普通老百姓的精神食粮

在恩施市白杨坪乡,灯戏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肥沃的成长土壤。白杨坪灯戏现已师承九代传人共一百多年,其中第八代传人廖南山和第九代传人孟永香均被授予“民间艺术大师”称号。


1952年和1954年,该镇灯戏班《雪山放羊》和《神狗打柴》剧组,先后两次代表恩施地区赴省参加戏剧汇演。


此外,白杨坪镇灯戏班还获得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,该镇被命名为“湖北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”。


恩施灯戏发源地——位于白杨坪乡的崔家老宅(距今200多年)


恩施灯戏属于单本折子戏,角色大多是平民百姓,情节均为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趣闻。


普通农民就是演员


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灯戏代表性传承人

孟永香


孟永香的灯戏人生

年逾七旬的孟永香老人是恩施灯戏第九代传人。7岁时,她便跟随灯戏创始人之一的唐世东学艺。自此她开始了以灯戏为主的艺术表演生涯。在孟永香60多年的灯戏表演生涯中,逢年过节,都要为乡亲表演灯戏。


孟永香(中)指导弟子排练灯戏


“走到哪唱到哪”

农忙时,她在农田里带领大家伙一起唱,农闲下雨时,在家边做家务边唱,逢年过节或者亲戚朋友、邻里之间有什么热闹事,她也会主动唱上几段,给乡亲们带去欢乐。


田间地头唱灯戏


为了给灯戏传承提供专业的场地,她自行出资修建了古香古色的灯戏舞台。这个舞台长6米、宽12米、高8米,耗资10万余元。自从这个舞台修建落成后,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雨雪天晴,她每天都会在这里对前来学艺的人现场教学。


前来观看灯戏的老乡


孟永香家的戏台


“灯戏陪伴了我这么多年,现在我就是要尽最大的努力,将它更好地传承下去。”


2015年9月,在白杨坪乡洞下槽村,恩施市非遗保护传承展演中心正式启动“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:恩施灯戏”传统剧目的复排及项目传承工作。《雪山放羊》、《洞宾点单》、《小说媒》等经典剧目都是这次传承的重中之重。已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孟永香,手把手地向学员传授自己的技艺。


虽然年逾七十,身体大不如从前。但她为了让传承教学更加扎实,在教学之前会把要学习的灯戏曲目录下来,让学员跟着唱,再对唱得不好或者不对的一个一个纠正。


现在,孟永香将更多的精力投身到灯戏剧本的整理、发掘和创作中。由于从前的灯戏都是口头教授,没有文字剧本记录在册,现在整理起来要花上大量精力。要将几十年埋藏于心的灯戏唱词和戏段完整写下来,对于农民出身的孟永香来说,是一个极大的挑战。但是孟永香没有因此而放弃,而是秉承“活到老、学到老”的精神,一路坚持下来。如今已整理了好几本灯戏曲目,成为了当地灯戏传承的“把经本”。


正在唱歌的孟永香


灯戏,就给大家“唱”到这里。还有四朵“金花”呢?请关注下期“这里是恩施”。


来源:网络综合


见习编辑|黄雯

初审|梅珂

审核|邹瑜


近期最热↓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